

大河网 刘瑞朝/文
洧川豆腐,远近驰名。
双洎河水滋养的豆腐,早已冲出河南,远销于海内外。
双洎河流入贾鲁河,贾鲁河汇入沙颍河,沙颍河进入淮河,淮河汇入长江流入大海。这是河南的“出海”路线之一。
通江达海,水运复兴。如今,周口港口建设正日新月异;许昌港纳入港口布局体系;贾鲁河复航计划正在推进;流经洧川镇的双洎河,也被列入全省航道网络。
“春风又绿河南岸”,乘着内河航运的春风,河南越来越多的物产,将涉江达海、香飘天下。
(1)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
一方水土,也养一方豆腐。
洧川豆腐,被称为最硬的豆腐。
另一个名字更为形象,叫做秤钩豆腐。
麻绳提豆腐——提不起来。这个歇后语,在洧川镇行不通。
洧川镇美食协会会长王水田说,洧川豆腐,不仅能用麻绳提起来称重,还能用秤钩勾起来称量。
其奥秘,在于豆腐选料讲究、工艺精细,风味独特、质地坚硬。
拿两斤块豆腐往案板上摔砸,不会出水,不会毛边,不会变形。
入锅以后,炖不烂,煮不化,却越炖越软、越煮味道越鲜美。

洧川豆腐。
“这与双洎河的水有关。”王水田揭秘说,双洎河是原来的洧水河,河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,所产豆腐质地柔软与筋道兼备。
洧川豆腐不仅“硬”,还是洧川古镇的“三宝”之一。
“三宝”之中,豆腐排老大。当地说法,洧川豆腐已有2000年历史。
“洧川豆腐,也是这里职称最高的非遗。”王水田说,目前,全镇生产豆腐的企业、厂家、作坊等有60余家。
洧川豆腐不仅销往郑州、开封、许昌、漯河等地,还颇受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湖北、安徽等地客商和游客的欢迎。
如今,洧川豆腐还漂洋过海,出现在美国加州、沙特等地区或国家的居民餐桌上,香飘海内外。
也因此,洧川豆腐的年产值已达到8000余万元。
(2)
洧川有三个“宝贝”、六张“名片”。
历史古镇、文化名镇、经济强镇、商贸重镇、生态美镇、非遗大镇……
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首席专家章秉辰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,河南的古城池、古城镇,90%都是围绕着河流。
顾名思义,洧川镇,自然是以水得名。
它在汉代称洧阳,隋唐时称洧州,金朝时即称洧川。
其处于洧水下游、一马平川之地,洧川之名颇为恰当。
明清时期,洧川曾是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。
有种说法称,作为中原地区古代水陆交通枢纽,不久以前,洧川镇街道上还有着车辙印,双洎河岸边还留存着古代的码头。
时过境迁,这些古迹如今已难看到,但2处省保单位、6处市保单位,古城墙和明清古建筑,依然藏着当年商贸发达的往事。
遗迹会风化、消失,但文字记载长存。清代光绪年间洧川县知县恩麟编纂的《洧川县乡土志》,记载了当时的水运盛况。

《洧川县乡土志》关于水运的记载。
“枣在本境销行,每岁约两三万斤,运出本境(水运)至周家口、界首集等处销行,每岁约二三十万斤。”
“洋油有运自周家口(水运)者,在城市集镇店销行,每岁约两万斤之谱。”
“糖纸杂货运自周家口,近亦有自许州运来者,在城市集镇销行,每岁有限,约价本值四千金上下。”
周家口、界首集、许州……这些淮河水系上的航运枢纽,将外地的糖纸杂货和洋油运到洧川,又把洧川的枣等物产运出河南、销往安徽等地。
时过境迁,双洎河水运已断。但双洎河的水,依然滋养着洧川的物产,给豆腐增加着韧性、充实着内涵。
(3)
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
黄河与淮河支流双洎河频繁泛滥和冲击,造就了洧川镇沙岗丘陵的地貌。
洧川地势,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也导致了河水向东南流动。
双洎河是其境内最大河流,也是洧川与长葛的分界河。双洎河在其境内长度为17公里,虽然流域面积不大,却深刻影响了洧川的历史文化、风土人情。
沿着双洎河曲折前行,贴长葛、过鄢陵、进扶沟,在扶沟境内汇入贾鲁河,贾鲁河蜿蜒下行,在周口市川汇区汇入沙颍河。
这里,也是著名的山川交汇之地。沙河与颍河“双汇”之后,又接纳了贾鲁河。三川水汇,河道变宽,河水增多,水深河阔,水运兴焉。
港口和码头,连珠成串,分布在沙颍河沿线。周口中心港,商水港,沈丘港,迎来送往,货船停靠,再鸣笛开行。
河南的“通江达海梦”,在这里具象化了,也正在美梦成真。
小集消失,新港当立。周口港中心作业区,今年年底就将开港。沿沙颍河上溯,漯河市港口扩容提升正在进行。而11月初开港的平顶山港,更成为河南省目前最深入内陆的港口。
三川交汇,两川行船,而剩下的一川——贾鲁河,其复航计划也正在提速。

建设中的周口港小集作业区(局部)。
近日,《许昌港总体规划(2035年)》专家论证会召开。许昌港已纳入河南省“1+6+4”港口布局体系,北汝河航道也被列为河南省“6支”航道之一。
双洎河航道,则纳入了“其他航道”规划范畴。
展望未来,沿着双洎河扬帆起航,入贾鲁河,进沙颍河,出河南省,汇入淮河,驶进京杭大运河,通长江而达东海,将内陆省份与长三角连通了起来。
届时,河南越来越多的物产,将乘船出海,名扬海内外。